
時間:2020-04-09 14:30
4月8號召開政治局會議,指出,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加大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緊迫感,因地制宜、因時制宜優化完善疫情防控舉措,千方百計創造有利于復工復產的條件,不失時機暢通產業循環、市場循環、經濟社會循環。要加大復工復產政策落實力度,加強對困難行業和中小微企業扶持,著力擴大國內需求,有序推動各類商場、市場復工復市,促進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,積極擴大居民消費,加快推進投資項目建設,形成供需良性互動。
從中國百貨商業協會針對93家全國大中型零售企業(綜合類業態為主)復工復市的最新調查顯示,所有受訪企業均已復工。從復工程度上看(復工門店/所有門店),79%的企業表示已經100%復工, 90%恢復和80%恢復的分別有8%,僅有5%的企業表示70%復工。商場內的商戶或專柜復工情況來看,超過六成的企業,商場內的商戶及專柜營業已經恢復到九成以上。
從調查結果上看,絕大部分商場都已經恢復營業,商場類的商戶及專柜復工也逐漸恢復到正常水平,但是,客流恢復仍然需要一定時間,調查顯示,六成的企業表示客流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的50%以上,仍有39%的企業表示客流恢復不到正常的一半。
銷售額方面,六成的企業表示銷售額已經恢復至同期正常水平的50%,其中銷售額恢復至同期正常水平50%的企業占比24%,恢復至60%的企業占23%,恢復至70%、80%、90%和100%的企業分別占6%、6%、2%、2%。仍有37%的企業表示,銷售額還未恢復到正常水平的一半。
隨著疫情防控的好轉,商場復工復市良好,但客流和銷售額回升仍有較大壓力,當前的重點主要在引導積極擴大居民消費上。為了盡快恢復消費,各地也陸續出臺促進消費政策措施,并發揮了積極作用。
根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的不完全統計,截至4月8日,已有16個省市區47個城市推出消費券政策,金融從數百萬到上億元不等。消費券發放過億的城市就10個,分別為杭州、鄭州、青島、南京、嘉興、佛山、紹興、深圳、寧波和衢州。
從類別來看,47個城市中,超過80%的消費券涉及餐飲業,其次是旅游業,占比達到42.5%。此外,零售、住宿、體育等也是此輪消費券熱潮中重點照顧的行業。
從數據上看,消費券拉動消費,促進經濟恢復的作用明顯,以杭州為例,據杭州市商務局統計,在發放消費券后的56小時,拉動消費4.53億元,同時段兌付政府補貼2893萬元,拉動效應達到了15倍,是目前消費券政策拉動能力最強的城市,其次是鄭州,雖然較杭州晚發,但后來居上,拉動明顯。較早發消費券的南京的拉動效果也可圈可點。
關于消費券的發放對經濟的拉動作用,早在2009年,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,杭州市就已經做個類似的促銷費政策,發放了9.1億元的消費券。調研顯示,消費券在當時杭州的拉動效應達到1∶1.3,是直接發放現金的2倍。杭州社零增速出現了迅速回升,增速超過全國水平。
中泰證券測算了全國范圍投放消費券對社零的拉動作用。比照2008-2009年的社零回落比例 ,測算不使用消費券的情況下,2020年全國社零同比增速約為2.3%。而假設全國投放消費券額度為800-3600億元,按照10-15倍杠桿區間進行估算,對應的全年社零同比增速為4.2%-15.4%。
相信隨著各地的促銷費政策的實施,拉動作用將逐步發揮出來,各大零售企業也盡量利用各地的消費政策,積極制定符合自身具體發展的促銷費措施,拉動客流,促進消費,提升銷售額,盡快走出困境。